已有多起險情發(fā)生!電動槳板電量耗盡被困海上 海警提示
暑假期間,多起電動電量槳板、險情帆板等水上運動成為廣大群眾消暑娛樂的發(fā)生熱門方式。然而,槳板氣象復雜多變,耗盡海上海此類運動存在一定的被困安全風險。近期,提示海警部門連續(xù)救助了多名因進行水上運動而受困的多起電動電量人員。
近日,險情遼寧大連海警局中山工作站接到報警稱,發(fā)生有一名男子駕駛電動水翼板游玩時迷失方向,槳板無法自行返回岸邊。耗盡海上海接警后,被困海警執(zhí)法員立即展開救援。提示
經過20分鐘的多起電動電量搜救,受困男子李先生聽到了警笛聲,大聲向執(zhí)法艇呼救。
眾人經過努力,成功將李先生救起。經了解,由于當天海面溫度驟降,李先生身體出現失溫癥狀,并且突發(fā)的濃霧使其瞬間失去視野,無法辨認返航方向,從而被困海中。
無獨有偶,遼寧大連海警局甘井子第二工作站近期接到王先生報警稱,自己因電動槳板電量耗盡,被困海上。
海警執(zhí)法員駕駛執(zhí)法艇小心靠近,5分鐘后,兩人被安全轉運至執(zhí)法艇上成功脫困。
類似的警情在山東煙臺也有發(fā)生。近日,山東煙臺海警局高新區(qū)工作站接到報警稱,有3名群眾在劃槳板期間受困,無法返回岸邊。
后經了解,由于三人出海后,海上風力突然增強,海浪隨之加大,僅靠人力劃槳無法調轉方向返回岸邊,反而被海浪越帶越遠,最終導致被困海中。
提前了解海況
做好裝備檢查工作
多起被困事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當事人對海況了解不全面,缺乏正確判斷導致的。海警人員專門給出了具體注意事項的提示。
大連海警局高新區(qū)工作站執(zhí)法員 李文察:一定要提前對漲退潮時間做一些了解,游客可以通過搜索所在地的潮汐時間表,以此來確認漲退潮具體時間。退潮時的危險遠大過漲潮,很容易被海水推離岸邊。
除潮汐變化、海域環(huán)境等自然因素外,游客在海上游玩前做好充足的檢查與準備,同樣不容忽視。
大連海警局金州第一工作站執(zhí)法員 葛彥澤:出發(fā)前一定要對自己的裝備進行檢查,燃料或電量是否充足,求生裝備狀態(tài)是否良好。在游玩過程中,也要時常進行檢查,避免因電量或燃料耗盡導致無法返航。
陷入險情不要驚慌
先自救再報警
除了在游玩前提前做足功課,掌握一定的自救技巧也有助于應對突發(fā)的險情。
大連海警局甘井子第一工作站執(zhí)法員 薛奧功:出海游玩,正確穿戴好救生衣是保護自身的首要前提。首先要將反光面向外,穿戴時,要將救生衣領口和腰間的卡扣系緊,如果是繩索的話,必要時打死結。另外,救生衣上通常配備救生哨,一般在救生衣胸部位置的口袋里。吹響救生哨可以向遠處傳遞信息,讓救援人員盡快發(fā)現你。
如遇到突發(fā)險情,被困海上,游客又應該采取什么措施進行自救?
大連海警局金州第一工作站執(zhí)法員 王匯懿:首先,千萬不要因為慌亂盲目游泳,消耗寶貴的體力。然后盡可能利用身邊漂浮物,盡快令身體脫離水面,減少熱量損失,同時等待救援。
此外,在向外界求助時,還要盡可能明確自身所處的位置信息,以便工作人員能夠精準開展救援。
王匯懿: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具體位置,可以向我們提供周邊環(huán)境信息,比如身邊有什么島嶼,岸上有沒有標志性建筑,出發(fā)地在哪里,離出發(fā)地還有多遠的路程等,便于我們快速鎖定求救者的位置。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社會新聞